这篇文章写给曾经共事过、正在共事、和未来将要共事的伙伴们。我有两件重要的事想告诉大家:二、为了组建“媒体团队”,我们在招两个重要的职位:主编和媒体商务负责人。我想讲一讲,我们为什么要做媒体,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以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伙伴加入。自2008年成立,十三年来,青年志立足社会学与人类学视角,研究青年文化,并持续为商业世界提供围绕商业问题解决的咨询服务。因为热爱青年文化,我们从诞生开始,就陆续做过其他一些事情,比如做门户网站、做刊物、做活动、做派对、做发行、做产品,以至于很多年轻人并不清楚青年志到底是NGO,媒体还是咨询公司。
我们选择了咨询,作为让我们的研究“落到实处”、对青年文化起到影响的方式。
研究,是我们作为文化研究者和观察者的本能和冲动;而咨询,则是我们所在的商业世界倒逼下“应运而生”的副产品——我们尊重但不迷信商业。消费文化(包括商品的消费也包括文化内容的消费)对于这十几年来几波中国年轻人的影响,比我们一开始想象的更为深远。十几年前我们注意到,普通年轻人的“探索”,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消费实现的。教育提供给他们的探索空间很小,通过工作去探索的代价可能太大,媒体所呈现的多样性有限,而阅读形式的探索并不是大多数人具备的能力。
zafka 在「2019青年日」现场发表年度青年趋势还记得十年前我们做极限运动的研究时,滑板的 kids 们告诉我们,当 Vans 和 Nike 在中国签了 Pro,对他们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肯定,因为他们一直是大人们眼中的“坏小孩“,没什么希望的小孩,从没想过有人会关心、甚至资助他们。我也记得多年前做过的一个彩妆项目,作为一个从不化妆的人,我第一次理解当一个女孩子画上鲜艳的红唇,这是一个声音,一个宣言,一个“我不容被忽视”的表达。这对彼时的我而言是个很震撼的发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通过提供越来越多样的消费选择,一部分“更懂年轻人”的品牌们曾给那些不想被“规训”的“下一代”,提供了一种声音,一条路径,一种解决方案,甚至是一个根据地;也为更多的普通年轻人,提供了低成本探索的机会。然而,十年间,消费供给在资本和技术的推动下,在很多领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的到达了“过盛”的程度。“看不见的手”,制造了看得见的结果和深远影响:今天,消费主义已经过度塑造了年轻人向往的生活,甚至遏制了人们的想象力——这一点我在后面会讲到。
“因为青年志热爱青年文化,所以用自己的专业让所爱之物不被误解。我们想让商业世界真正理解年轻人与时代,能感同身受,能将消费者作为‘人’来理解,而非‘数据’、‘增长点’。”
通过研究和咨询的方式,我们一直在探索一种“共赢”的可能——让商业品牌,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一种,因“更懂年轻人“而可以更有效的分配资源,让年轻人可以借由商业品牌和平台表达他们的诉求,让有趣的青年文化组织获得商业资源的理解和合作,从而让年轻人和商业成为创造真正有益价值的“合作者”和“同行者”。“让商业的力量,更有趣一些,
更接近阿基米德想要的杠杆,
而不是马克思所言的利润机器。”
——这是 2009 年我们在《青年志宣言》中吹的牛逼,也是我们至今仍在艰难探索的命题。
先说说我们为什么曾经做过门户网站、刊物、活动、派对、发行、产品等等这些事吧。因为自己年轻,更因为十几年来频繁和大量年轻人近距离的聆听和接触,我们总是禁不住感到有趣、激动、被启发、难过、同情、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于是做了。青年志在过去12年里举办了三届青年日大会, 近60场黄油青年会议,发布了青年趋势书籍《游牧》与《超感重码》,与年轻人共写了100个年轻能力故事,推出了各式各样的青年周边和产品。这些看上去是“媒体”才会做的事情,我们做的并不专业。却也收到了很多令我们惊讶的肯定。我还记得《谁是中国普通年轻人》发表之后,我们在豆瓣上收到的来自小城市年轻人的“长信”。还记得多位朋友跟我说过,除了在青年志的”黄油青年会议“、“蘑菇趴”和“青年日”上,从来没有见过年轻人这么热火朝天的交流景象。
“帮助年轻人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了解自己所身处的时代。那些模糊不清的、难以言表的感受,(通过研究所得的洞察和表达),变得可知,变得可谈论。只有当一切可谈论时,思考才会真正开始。如青年志在《游牧》一书中所言,‘我们更希望将这些思考和发现分享给年轻人,帮助成长中的年轻人相互联结,在个体演进的时代一路为伴,更勇敢坦荡,强悍茂盛的生长。’”
这是青年志的小伙伴在 2019 年写的,对青年志为什么存在的理解。十年间,青年已然成为资本格外青睐的群体。日渐成熟的资本市场在自身自洽的逻辑下培养出了消费市场上的过度供给。在激烈的竞争中,品牌越来越熟练的掌握“塑造梦想”和“创造需求”的本领。作为“消费者”,年轻人的小脑袋上被一波波的种草和收割。我们当然不会“一刀切”的否认商业的价值,但我们不可避免的注意到“消费主义”所带来的深远的负面影响。消费主义塑造了单一的关于“美好生活”和“自由”的梦想(还记得从“车厘子自由”到“国籍自由”的“自由阶梯”系列吗),而阶层固化和贫富悬殊的加剧,让这样的梦想变成了许多人心中的痛和仇恨。当代年轻人最大的焦虑是“有钱多好!为什么有钱的不是我啊?”故事的下半部分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打工人”篇章了。“工作”被作为获得稳定感和消费自由的手段,人们拱手让出了作为劳动者或者创造者的尊严和意义感。当我们痛斥工作将人“异化”的时候,我们自己作为主体的责任也被有意无意的淡化了。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关于消费、工作、技术、资本等问题的讨论和反思,身处其间的大量和你我一样的个体,并不漠然、混沌,和我们一样在反思,在挣扎,在抗拒,但问题貌似从未得到解决:是什么让个体的反思和行动变得苍白无力,而继续身不由己的明知故犯呢?与其说我们在反思消费主义、工作、技术、资本,不如说我们在反思孕育这些问题的土壤——“系统”:是什么样的一个系统,以何种方式,导致真正的价值被稀释或被忽视,离我们越来越远?反思是第一步——“系统”当然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恶”;那么,我们要去改变什么,以及如何去改变它呢?或者,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如何去建造“生活的庇护所?”,我们如何为“自我”拓展更大的自由空间,我们如何从真诚的彼此联结中获得温暖?有太多的问题,我们想去探究。诚然,我们在过去 13 年中,收获了很多来自商业世界的同行者们。他们通过在各自领域的创新,和年轻人一起,和我们一起,推动了商业的进化和社会福祉的提升。但一方面,受限于商业和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即使是品牌自身,在很多情况下,也无法有效的实现其初衷,从而进一步推动更大的、更好的价值创造;另一方面,我们渴望和年轻人就那些发生在消费以外、商业以外、但值得讨论的问题,产生进一步的对话。所以,今天,我们不想藏在那些“很懂年轻人”的品牌们背后,而是站出来,直接去和年轻人对话。我们想呈现年轻人的真实样貌和境遇,多样的,不论是令他们困惑的、困扰的,还是兴奋的、心动的。我们想提供一些解释,关于这个时代的,关于一代人的爱与怕的。我们相信这些解释,能够为人们提供慰藉和反思。我们相信,我们总能看见许多普通人有意义的日常实践,而这些会为更多人提供灵感。我们也希望通过共同的“看见”,让“共情”和“对话”成为可能,甚至让基于共情和对话的启发与行动,成为可能。因此,我们想以研究为根基,做一个面向年轻人的媒体,直接与年轻人对话,与社会对话。我们迈出的第一步,就是从九月底以来,我们在原本 to B 的公众号上,悄悄地开始转型了。我们感受到年轻人对于“系统”带来的困境让年轻人对于被“异化”的感受不断放大,在《“系统”之下,谁能逃离?》一文中分享了年轻人在工作的困境中最直观的感受和反思。
很多人认为,“体制内”是朝九晚五、缺乏竞争的“铁饭碗”。《选择“体制内”的名校毕业生们,真的变“保守”了吗?》呈现了那些选择去到体制内的人的故事,你会看到他们是怎么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又是怎么和996工作文化进行对抗的。
当我们进入到了一个身体被全方位高度审视的时代,我们在《被标签化的大码博主:比起美丽,我更在乎真实》一文中通过两位大码女孩儿的故事重新反思关于这场全民参与的“审美之战”,想要争夺的是接纳个体的差异性与真实性,似乎比探究“美丽”更为重要。
当我们发现年轻人在撕裂与冲击感愈强的环境下,开始透过日常的浪漫和想象来收获治愈和温暖《为什么假装动物,让我们如此快乐?》一文道出了年轻人在不用营造人设的空间里,更加愿意表达与给予善意。
花了这么长的篇幅,讲的都是 Why。因为 Why 的部分对青年志的小伙伴们来说,总是最重要的。也因为 What 的部分尚未成熟,还在摸索的过程中。我们希望能找到我们的同行者,共同组成一个媒体团队。
我们前面讲了一堆 why,但如果对你而言“这个媒体对于读者来说究竟是什么”仍然不清楚,我们很愿意和你探讨这个问题。十几年来,每年我们有大量的研究项目,研究对象都是年轻人群体,与其他咨询公司不同,由于我们的独特定位,每年都不乏一些有金主支持或是自发组织的“基础研究”类型的项目,比如:年轻人的恋爱观,女性的身体意识,单身人群的生活现状,小城市女性的焦虑与向往,等等。此外,我们始终有一个趋势追踪的小团队,每周不停的观察青年文化现象,发现变化的信号,形成趋势的主题。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做的选题,主要分为三个层面:身份认同层面的例如性别、阶层、年龄、国族等话题,行为领域的例如社交、学习、出行、自我表达等话题,圈层文化的例如 ACGN、潮流、都市运动等话题。作为“研究者”,我们好奇的领域是很广的,但是如果“直给”出去,会不会显得太杂呢?如何依托团队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视角的研究积累,同时找到与读者共振的联结点呢?目前为止,我们出版过的内容,收到的反馈都是,有深度,不好读。一直以来作为研究者,我们擅长的是界定问题和发现洞察,而不是通过内容与受众建立关联。而且,这些出版还都是适合纸媒的内容形式。
扫描二维码
下载青年志公开研究报告与白皮书
我们计划首先以图文作为内容的主要形式。想说的信息很多,也因为我们自知自己作为内容创作者还很初级,所以选择了一个距离我们熟悉的表达方式比较接近的介质。那么在新媒体上,我们如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呢?如何培养一个内容团队,可以持续一致的以这种表达方式来呈现青年志呢?我们知道在今天把内容媒体做起来,做下去,仅盯着内容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是的,我们想“正经”的做媒体,一个能可持续发展的媒体。借助青年志已有的青年文化端资源和客户端的资源,我们如何共建出一些商业闭环,作为支撑媒体模块发展的基础设施,持续推动我们影响力的破圈?在我们十多年前发表的《青年志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不确定的年代,唯一可以确定的,其实不是房子,不是看似安稳的职业,而是你自己,你内心的温度,你视野的高度,你对幸福和喜悦的最简单感知。我们相信,我们有太多的理由,要比品牌、媒体、机构……更多和更早的去明白,我们自己所处的年代里,我们的爱和恨,我们的恐惧,忧伤和向往。学会去拥抱这些情绪和思考,和更多年轻人一起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消费主义之外,成为我们这一代精神成长史中的一部分。”
这是我们作为“媒体”想要做的事。一届届的 Youthologists(青年志人)为这段话所感召,我想你们此时的想法大概是,“终于走出这一步了”吧。
我们希望你:
不论曾经工作的平台大小,我们希望你有策略思考和建立体系的经历
或许传统媒体的编辑/主编经验,会使你对于我们的选题源(青年志的研究资源)驾轻就熟
最好有过硬的文字功底,虽然我们编辑部的小伙伴们特别自驱的在组织读书小组研究非虚构写作,但是他们还是很巴望着主编的指导
公众号步入正轨之后,有意愿尝试视频形式的内容
- 商业场景的界定和商业模式的建立,包括“营销IP”的商业模式策划
- 带领一位商务经理和一位商务专员,完成日常商务项目的洽谈和管理
- 有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基于商务场景的需求,创造性的打包我们的内容
申请方法
关于上面谈到的几个困惑,以及更多其他的问题,我想与未来的内容主编和商务总监探讨。如果你觉得自己可能合适,期待你投递来你的简历,以及你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可以将简历和看法发到 hr@chinayouthology.com ,并附上你的 Wechat ID 。
《一封青年志离职伙伴写给你的信。》
业务联系:open@chinayouthology.com